close

  溫州晚報昨天有條新聞,說的是當地一位開水果店的徐老闆,本來是想用贈送3噸蘋果的公益活動來開張志禧的,沒想到大門一開,場面混亂,徐老闆不得不揭下店門口的海報,匆匆收場,草草結束。
  按說這愛心,獻給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,他們中絕大多數應該不愁吃不愁穿,不應該把別人的一份愛心,當成天上掉下的饅頭來搶。但實在很不好意思的是,跟外地公益活動中發生的那些搶鮮花、搶雨衣事件一樣,徐老闆的愛心蘋果,並沒因為贈送在富足的溫州而顯得風景這邊獨好。
  雖然現場起頭亂來的只是少數人,但七八十人的隊伍,有七八個亂來,就足夠攪壞一鍋好粥。
  很少有人拉得下臉來說老人一句狠話,所以,也只有在中國,獻愛心防哄搶,才被淪為“技術活”。這種無奈的遷就,看上去是接受人性素養參差不齊的現實,其實是對哄搶行為的默認與妥協,最終損耗的是施愛送善的公益熱情。
  3噸蘋果,只有七八十人的隊伍,店員之外還有13個志願者在幫忙,怎麼著也都輪得著、拿得到自己的那一份。偏偏大伯大媽中,就有一些拉得下為老之尊的人,將人性中貪婪的一面毫不掩飾地露出來。他們搶的是幾隻蘋果,傷的是身邊這些滿腔熱情獻愛心的年輕人的尊老愛心。
  中國大伯大媽絕大多數是兒孫們做人的表率。但“中國大媽”今年成為一個可能收進牛津詞典的熱詞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銀髮浪潮隊伍中,有些老人表現出了作為長者不應有的“風範”。對於類似於哄搶愛心蘋果這樣的出格老態,說他們幾句重話並不過分。時代再怎麼進步,總不會因為人之已老而在道德素養上可以倚老賣萌。他們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照顧的長者,但同時也是一個公民,是下一代兒孫們的表率。所以,在道德標準上,給行為出格的老人敬一言、提要求,賦予他們應有的擔當,這本身也是一種社會責任。
  半年前,河南有店主為救陌生病兒舉辦愛心義賣活動,不料遭遇哄搶。起因就是幾位大媽拿貨走人,有的拿了幾百元的貨,只丟下一元錢兩元錢。最後,這家實體店被涌進來的人們掠搶一空。店主眼見此情此景,垂著雙手眼圈通紅。當時有專家勸告獻愛心的店主說,“與其埋怨愛心被糟蹋,倒不如反思游戲規則的疏漏,以後再搞類似慈善活動,就得事先仔細籌劃,不要僅憑一腔熱血行事”。
  聽這樣的勸告,你才知道什麼叫做哭笑不得。慈善愛心,十之八九就是個憑一腔熱血的事,是樂融融、暖融融的事,如今要先自潑一盆冷水,像防盜防搶一樣去防受善的一方,會有多少人會因此而打退堂鼓?這是典型的不從源頭疏堵、反給愛心添堵的本末倒置。
  令人欣慰的是,“萬千果洋”的徐老闆事後承諾,會將餘下的水果,以水果券的形式與老人分享愛心,並表示今後還會組織類似的公益活動。徐老闆說,這次事件,也給了他很多的反思和經驗,相信以後會做得更好。
  徐老闆“反思”的,可能是操辦過程技術層面的設計教訓。但整個社會應該反思的,應該是如何幫助老年人,與這個時代一起進步。“中國大媽”這個熱詞,哪天真正成為不帶嘲諷意味的愛詞,我們與父母之輩,才能真正在相互享受愛心的同時,相互分享一份驕傲。
  (原標題:大媽,我可以說你兩句重話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z99zzlvp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